t(8;21)(q22;q22)是初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大约20%-40%的AML-M2患者有t(8;21)(q22;q22),并且在M2b亚型中发生率高达90%。位于染色体21q22的AML1基因与8q22的ETO基因融合,产生AML1/ETO融合基因。AML1/ETO融合基因是转录激活基因,导致细胞不断增殖。
检测意义:
2) PML/RARA融合基因检测——M3分型的标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M3),占所有AML病例的10%-15%。目前发现约95%的APL患者伴有异常染色体核型t(15;17)(q22;q21),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相互易位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是APL的一个特异分子标志。PML/RARA融合蛋白通过显性负抑制作用抑制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从而阻断细胞分化导致持续增殖。
3) CBFB基因断裂——M4E0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
CBFB(core-binding factor, βsubunit)基因位于16q22,编码CBF 的β亚单位。CBFβ通过与CBFα形成异二聚体增加α链与DNA 结合的亲和力。CBF 结合于基因的调控区,这些基因的表达失控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16q22 区域异常在急性非淋巴性白血(ANL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发生,是M4E0-ANLL 的鉴别诊断分子标志物。常见的染色体畸变方式有:inv(16)(p13;q22)、t(16;16)(p13;q22) 和del(16)(q22),具有相同的断裂位点,易位或倒位时出现CBFB 基因与MYH11 基因融合,CBFB/MYH11 融合基因易促使白血病发病,含有CBFB/MYH11 融合基因患者预后较好,而16q22 缺失的患者预后差。
4) MLL基因断裂
MLL基因(myeloid/lymphoid leukemia或mixed lineage leukemia)又称ALL(acute lymphoid leukemia1)、HRX(human trithorax)或Htrxl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11q23),由于其可以和各种不同的染色体重排而经常发生断裂,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累及的基因之一。MLL基因重排可见于原发及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微分化急性白血病、双表型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期,尤其是婴幼儿ALL、成人AML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治疗相关的AL(therapy-related AL,t-AL)。MLL基因改变可由11q23缺失、倒位、重复或易位所致。目前已发现,MLL断裂后,涉及的伙伴基因可达30多种。MLL伙伴基因的多样性提示MLL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细胞遗传学改变的存在,与疾病亚型、临床治疗及预后相关。伴 11q23/MLL基因异常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早期复发多,复发后治疗效果差,平均生存期短,多数预后不良。这类患者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只有采取强烈化疗干预或早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获得较好疗效。尽管MLL重排白血病预后不良,但不同种类的融合基因仍具有不同的预后意义。t(4;11)、t(6;11)预后很差,而t(9;11)、t(10;l1)生存期较长,预后较好。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CML诊断的“黄金标准”!
90%以上CML患者有恒定的、特征性的Ph染色体及其分子标志BCR/ABL融合基因。易位类型绝大多数为 t(9;22)(q34;q11)的典型易位,少数有变异易位,包括22号与非9号染色体间的简单变异易位,3条或更多条染色体间的复杂易位(隐匿易位)。
1)辅助诊断:t(9;22)(q34;q11)易位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标志物,95%的CML患者可检测出典型的t(9;22)(q34;q11)易位,约5%的CML患者通过核型分析难以检测到Ph染色体,但可检测出融合基因存在,仍被归为Ph+ CML分类。 2)指导用药:对初诊患者进行BCR/ABL检测,可以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Imatinib/Dasatinib/Nilotibib等)受益人群筛查。2001年5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伊马替尼以商品名格列卫®(Glivec®)(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上市。格列卫可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 3)治疗监测:Ph染色体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治疗缓解后,仍持续存在,只有消除Ph阳性克隆,才能达到最终治愈。《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中强调CML治疗需达到细胞遗传学甚至分子学反应。FISH方法是监测细胞遗传学反应的重要方法,在治疗期间可实时反映患者体内BCR/ABL融合基因细胞量的动态变化,用于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及药物使用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