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04 上皮增生性病变
作者头像
rongxiyun 2013-03-21
352 0

  四、上皮增生性病变
    (一)幼年性喉乳头状瘤
    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表现为真声带上多发性乳头
状瘤,可扩展到假声带、会厌、声门下区,甚至气管和支
气管。当病变范围广泛时可造成呼吸困难和致死。通过电
镜、免疫组化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证实为HPV感染所致,
以6、11型为主。
    【光镜】为分化好的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核分
裂多见,有一定程度的不典型性及角化不良,可误认为原
位癌。上皮下有慢性炎及充血。肿瘤易复发,可长期存
在,还可蔓延至气管切开口和软组织中,甚至包绕颈动
脉,但形态上仍为分化好的鳞状上皮。这种生长的肿瘤称
为侵袭性乳头状瘤病。治疗有激素、药物、接种、烧烙、
冷冻、干扰素等,但效果有限。对于范围广泛者,则需行
喉切除。有的喉乳头状瘤病伴鳞癌发生,有的发生于放疗
后,有的则无放疗史。
    (二)成人喉乳头状瘤
    主要见于男性、单发。炎症反应不明显,不扩散,不
易复发。有文献报道,成人型容易复发且可恶变。杂交技
术可显示HPV DNA。
    (三)寻常疣
    也是HPV感染,其病变与发生在皮肤者相同。发生
在喉的寻常疣易与鳞癌和疣状癌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四)上皮增生
    喉的上皮增生( epithelial hyperplasia)很常见,尤其
是在声带,因容易出现声嘶而受到临床重视,常行活检。
病理组织上可将增生分为:
    1.增生伴角化  即上皮层增厚、表面角化,可以是
正常角化,也可以是角化不全。
    2.不典型增生( atypical hyperplasia)  分轻、中、重
度;轻度不典型增生表现为上皮基底部细胞出现不典型
性,即细胞的大小、形状不一,极向紊乱、核深染。中度
不典型增生即不典型上皮达全层的一半至2/3(图4-33),
此时不一定要等到全层不典型性就可出现基底部的癌变、
浸润。重度不典型增生,即全层上皮出现不典型性。在喉
部,不像宫颈那样容易见到全层的不典型性,因喉部不典
型增生时常出现表面过度角化。
    3.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图4-34、35)  表面角
化和上皮增生发展到癌常需很长的时间,在一组84例长达
?图4-33声带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一中度
    黏膜鳞状E皮的下1/3(左)至2/3
    (右)细胞异型增生明显
  图4-34  喉黏膜上皮癌变
黏膜表面角化过度,鳞状上皮在不典
型增生的基础上癌变,并向下浸润
图4-35  喉黏膜上皮癌变
表面鳞状上皮癌变,并向下
  浸润,左侧伴有糜烂
8~10年的随诊中,仅3例发展成癌。因此,对于无明显
不典型的增生和角化,治疗上应保守一些。在75%的喉
浸润癌的癌旁可见到原位癌,原位癌也可单独发生,进而
发展为早期浸润性癌。原位癌发展成浸润性癌的时间可以
很长,可常达5年以上。

相关推荐
暂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0)
loading...
    回到顶部